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8887.“守为圣日”表没有任何方式的违反。这从关于安息日的命令,如前所示(8495节),以及随后关于守安息日为圣的经文清楚可知,这些经文是:“六日你要劳碌,作你一切的工;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。你和你的儿女、仆婢、牲畜,并你城门里的寄居者,无论何工都不可作,因为六日之内,耶和华造天、地、海和其中的万物,第七日便安息,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,分别为圣”。从这些话明显可知,“守安息日为圣”表示不可以任何方式违反。不过,这个诫命的内义是这样,绝不可以任何方式违反“安息日”所表示这些事物,即主的神性本质和祂的人身本质的合一,以及祂的人身与众天堂的合一,和随之良善与真理在这些天堂里面的结合(参看8886节)。因为如果有人违反了这些事物,那么与这人同在的属灵生命就被毁灭,变成只在属世层面,后来在感官层面的生命;这时,更容易学习的是虚假,而不是真理,是邪恶,而不是良善,因为现在虚假和邪恶在他那里普遍掌权。
6392.“以地为可喜悦”表那些在主国度的人就享有这种幸福。这从“地”和“可喜悦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地”是指教会,因而也指主的国度(662, 1066, 1067, 1413, 1607, 1733, 1850, 2117, 2118, 4447节),“地”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,是因为在圣言中,“地”所表示的迦南地代表主的国度,它代表主的国度,是因为教会自上古时代起就一直在那里(3038, 3481, 3686, 3705, 4447, 4454, 4516, 4517, 5136节);“可喜悦”是指不思回报的善行所具有的幸福。经上之所以说“他看安息为美好,以地为可喜悦”,并且这两种说法都表示存在于主国度中的幸福,是因为“看安息为美好”论及属天之物或良善,而“以地为可喜悦”论及属灵之物或真理,这两种说法都提及是由于良善与真理的婚姻(6343节)。
进一步考虑存在于不思回报的善行中的幸福,要知道,如今很少有人知道不思回报而行善就是天上的幸福。因为除了升职,被别人服侍,有大量财富,过一种享乐的生活外,人们不知道还有其它什么幸福可言。还有超越这些东西、充满人之内层的幸福存在,因而有一种天堂的幸福存在,这幸福就是真正仁爱的幸福;对此,他们极度无知。问问当今智者,他们知不知道这就是天堂的幸福。这也解释了为何许多人弃绝善行,以为行善却没有通过行善赚取功德的意图对任何人来说,都是不可能的。因为他们不知道那些被主引导的人只渴望行善,压根就没有通过行善赚取功德的想法。主赐给那些正在重生之人的新意愿就带有这种心态;因为这新意愿就是住在人里面的主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